笔趣阁 > 历史穿越 > 天下 > 正文 第二百六十章 夜遇贵妃
    吃过晚饭,李隆基年老体衰,为李庆安之事忙碌了一天,着实有些疲惫了,便早早去歇息,杨玉环姐妹有事商谈,也各自回了寝宫,李庆安作为外臣,不能在内宫中久呆,便由一名宦官引导,去了安寝之处。

    李庆安的安寝之处位于内宫的边缘,叫仰星殿,顾名思义,就是给臣下暂住,以虔诚之心仰视李隆基,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华清宫的客房,尽管处于内宫,但和李隆基的寝宫还有点距离,也不直通,被一堵高墙相隔。

    住在华清宫内宫的边缘,算得上是睡在李隆基的卧榻之侧,这也不是谁都能享受的,也可以说是一种莫大的恩宠,但睡得是否舒服,也只有本人知道了。

    李庆安的寝房在仰星殿的偏殿里,前不久杨玉环的二姐韩国夫人曾在这里住了近一个月,她回京后,整个大殿显得空空荡荡,没有点灯笼,黑漆漆的一片,只有侧殿里有隐隐灯光透出,几名宫女正忙碌地给李庆安铺整床榻。

    李庆安在大殿里等了片刻,只觉得索然无味,便信步来到殿外的庭院里,庭院内到处是葱郁的花丛和草木,在一轮明月下闪动银色的光芒,几株腊梅开得正盛,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幽香,惊蛰已经过了,各种夜虫的鸣叫声此起彼伏,显得十分安静,只有远处的围墙边有侍卫在来回巡逻。

    李庆安把赏了腊梅片刻,又继续向前走,穿过一丛翠竹,眼前豁然开朗,这里竟是一片小小的娱乐场地,地面平整,周围被花丛和翠竹包围,约有三四亩地见宽,场地里有几架秋千,一座小型的单人鞠球门,更妙的是还有两只金壶,旁边还放着一副投掷金壶的专用箭架,里面有十几支金壶箭。

    秋千上两名宫女正荡着秋千,窃窃低语说着什么,忽然见一个陌生男子出现,两名宫女吓得跳下秋千便跑了。

    “你们...”

    李庆安叫喊不及,只得望着她们跑远了,场地上空空荡荡,没有人一个人,李庆安转身要走,这时他的目光落在了金壶上,那是一只标准的掷箭壶,约半人高,壶口圆润,做工质地上佳。

    已经快两年没有试过这种文射,李庆安不由有了几分兴趣,他向四周看了看,冷冷清清,没有一个人,李庆安取了三支沉甸甸的金箭,退到五丈红线外,试了试距离感,手一抖,一支箭飞射了出去,‘当!’的一声脆响,金箭在壶口上弹了一下,落入壶中,发出一声沉闷的声响。

    李庆安摇了摇头,两年多没有投掷了,手感明显生涩了很多,想当初他大战史思明可是相隔十丈远掷中,可现在五丈的距离都让他有点力不从心了,他咬了一下唇,手中金箭再次射出,‘咚!’的一声,这一次准确入壶,一种好胜的情绪在他心中慢慢升起,他向后又退出了十丈外,这里已经没有红线了,只凭一种感觉估计距离,微风、月明,应该能投出最佳效果。

    他深深吸了口气,脑海中出现一条精准抛物线,力道、方向、手感、箭重,他迅速寻找到了最佳状态,在夜风停止的一瞬间,金箭飞出了,沿着他脑海中的那根抛物线前进,‘叮!’一声,箭准确无比地射进了金壶之中。

    “好厉害!”

    他的身后忽然想起了娇喊和鼓掌声,李庆安吓了一跳,一回头,只见十几名宫女簇拥着一身盛装的杨玉环站在他的后面。

    李庆安心中一怔,来不及思索,连忙躬身行礼道:“微臣不知娘娘驾到,罪该万死!”

    “李将军过言了,这有什么罪该万死,是我打扰了李将军投箭。”

    杨玉环笑了笑,道:“我是想来荡秋千,没想到李将军也在这里。”

    “那臣退下!”

    李庆安微微欠身,退了下去。

    “李将军!”杨玉环忽然叫住了他。

    “娘娘还有什么吩咐吗?”

    杨玉环脸上露出一丝难为情的笑意,“我想投一支金箭,让李将军指导一下,这几年我已经能在三丈外投箭了。”

    李庆安心中犹豫了一下,如果是白天倒无妨,可现在是晚上,他指导杨玉环投箭未免有些暧昧,只要稍有逾越,他就将有姓命之忧。

    杨玉环仿佛知道他的为难,便拾起一支金箭笑道:“将军曾是我的师傅,这两年我进步很大,只想向师傅展示一下,将军请不要有任何压力。”

    远处有侍卫在巡逻,旁边还有大群宫女,李庆安笑了笑便转过身道:“那好吧!娘娘请。”

    杨玉环站在三丈线外,脸上的笑意消失了,她眉头紧蹙,寻找着投箭的感觉,她玉臀轻摆,纤手翻出,金箭从她手中飞出,在壶口弹了一下,落入了壶中。

    杨玉环欢喜得直拍掌,“投中了!”

    李庆安点头笑道:“娘娘果然进步很大!”

    “李将军过奖了,三丈外,我一般三支箭才能投中一支,今天第一支就投中了,而且还是晚上,这一定是李将军在旁边的缘故。”

    杨玉环有些兴奋,她想了想笑道:“正好李将军也在,要不然我五丈外投一支,李将军教我?”

    月光下,杨玉环目光清澈明亮,眼波朦胧,显得她高贵艳丽,美貌异常,让李庆安也不由怦然心动。

    他笑了笑便道:“若是白天没问题,或者室内也行,可晚上的旷野里娘娘是无法在五丈外投中的,一般人没有那种眼力,娘娘不信可站在五丈外看一看。”

    杨玉环有些不信,她后退了几步,一直退到五丈标线处停下,向金壶望去,果然十分模糊,完全和三丈之外不同了,她这才有些遗憾地将金箭放回架中,对李庆安笑道:“好吧!等回长安后你来教我,我再叫你一声师傅。”

    “娘娘有令,臣愿意随时来教,夜已深,臣就先告退了。”

    “天气寒冷,我也要回宫了,一起走吧!”

    杨玉环在十几名宫女的簇拥下,向内宫走去,李庆安则跟在一旁。

    “李将军这次回长安,感觉有什么变化吗?”

    李庆安摇了摇头道:“臣今早才刚抵达长安,还没有进城,暂时感觉不到变化,不过进了关中后只觉得风景非常美,令人目不暇接。”

    “是吗?我感觉不到有什么美,我觉得长安就是这个样子,平淡得很。”

    李庆安微微笑道:“那是因为娘娘长年生活在长安,天天所见,而臣则长年在西域,对长安不是很熟,这就叫距离产生美。”

    杨玉环眼中闪过一丝异彩,喃喃地自言自语:“距离产生美!”

    她忽然回头对李庆安笑道:“李将军,你说得很好啊!”

    李庆安淡淡一笑道:“其实人也是一样,天天看着,久了也会生腻,小别胜新婚就是这个道理。”

    杨玉环点了点头,李庆安说得非常入理,确实就是这么回事,走过腊梅树,一股幽香扑面而来,杨玉环想折一枝,可是腊梅树枝太高,她够不着,李庆安纵身一跃,替她折了一支,递给她,“娘娘,给!”

    杨玉环嫣然一笑,这一笑,眼波流转,荡人魂魄。

    “多谢了!”

    她接过腊梅,在唇边嗅了嗅,又偷偷瞥了一眼李庆安,多年前,也有这样一个年轻的男子替她折过腊梅,往事如烟,她脸上闪过一丝萧瑟之意,不由轻轻叹了口气。

    李庆安不敢多问,默默地跟着她向前走,前面就是仰星殿了,杨玉环要从旁边的一条岔路回去,这时,她的脚步放缓了,犹豫了一下,她低声道:“李将军,用晚膳时我让你早点和明月成婚,是有深意的,你听我的话,早点娶了明月,把她带到安西去。”

    说完,她头也不回,便加快脚步向内宫走去,渐渐地消失在花丛之中,李庆安望着她背影,细细地咀嚼着她这句话的深意。

    ........李庆安回京述职,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安西军在石国战胜大食除了给朝野和民众们一点精神振奋和茶余饭后的谈资外,众人还感觉不到有什么事关自己切身利益的变化,不过从安西来粟特人大多使用银钱,倒是一件新奇之事,这件事一时间成为东西两市商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

    商人们关心银钱,但权力场上的角逐者们却更关心李庆安归来的信号,李庆安可是前太子李亨的坚定支持者,他的归来会给东宫之争带来什么变数?

    下午,李俅从咸阳返回,回到了庆王府,虽然他已经暗暗投靠了李亨,但表面上他还是庆王之子,还是生活在庆王府那座深宅大院中。

    李俅骑马奔至府宅前,翻身下了马,将缰绳扔给随从,快步向台阶上走去,正好迎面遇见管家出来。

    “公子回来了!”管家连忙向他躬身施礼。

    “我父王怎么样?病好点了吗?”

    管家见周围没人,便对李俅附耳低声道:““刚才宫里的太医来过了,说王爷的病是酒色纵欲过度,须静养数月,不得再近女人,也不能饮酒,否则会有姓命之忧。”

    李俅心中不屑,但脸上没有表现出来,便道:“你去忙吧!这件事不要出去宣扬,知道吗?”

    “是!老奴不敢。”

    管家匆匆走了,李俅摇了摇头,他的这个假父自从前太子盅祸案和刺杀李庆安案被告发后,遭到了圣上的严厉斥责,并亲自艹棍打了他二十杖,并命他面壁思过一年,这二十杖打消了李琮的雄心壮志,从此变得意志消沉,沉溺于酒色,人越来越胖,各种病也接二连三来,让他饱受病痛折磨。

    李俅走进府内,府内很安静,自从李琮被禁足后,他的大半家人都被遣送到各个庄园中,府内剩下的家仆已不足原来的三成,他穿过一个小门,便向自己住的院子走去。

    李俅在去年已经成婚了,娶了剑南节度府长史崔宁的长女崔玉,此外他还有两个妾,目前他和妻妾住在东院,妻子崔玉已经怀孕六个月,走进院子,只见妻子崔玉拿着扫帚在院子里扫地,他顿时愣住了,跑上去夺下扫帚埋怨道:“好好的扫什么地,这是你做的事吗?”

    崔玉连忙笑道:“这是产婆说的,说我身子瘦小,要多动动才对胎儿好,所以我看哪里有事情就动一动,正好看见丫鬟扫地,我也便想尝试一下。”

    “哎!你要动就在府里多走走就是了,去后花园走走,你好歹也是个郡王妃,怎么能做扫地这种下人之事,被人看到了会被弹劾的。”

    他又对旁边的丫鬟怒道:“你们若再敢让王妃扫地,看我不打死你们。”

    几个丫鬟吓得战战兢兢,一句话不敢说,崔玉笑道:“好了,夫郎别生气了,以后我不做就是了,对了,阎先生刚才来找过你,我说你昨天出去打猎,一夜未归,他说你回来后,请去他那里一趟。”

    “我知道了,我这就去看看,我午饭还没吃呢!给我准备几个菜,我等会儿回来吃。”

    说完,李俅便向西院方向走去。

    阎先生就是原来李琮的幕僚阎凯,李琮颓废后,他也闲得无事了,几次想请辞回乡,但都被李俅挽留下来,目前住在西院的客房内,整天读书写字,无所事事。

    李俅走进他住的小院,却见阎凯坐在井边钓鱼,不由哑然失笑道:“先生怎么在井中钓鱼?”

    阎凯见李俅进来,便放下鱼竿呵呵笑道:“我去年在井中养了数十条鲤鱼,思量着它们都应该肥壮了,便想着把它们钓出来下酒,小王爷是几时回来的?”

    “我刚回来,听内人说先生找我,我就过来了。”

    李俅忽然想起一事,连忙摆手笑道:“先说丑话,先生想辞职我可不同意。”

    阎凯苦笑一声道:“整天光拿钱不干活,我过得也难受,我是有想走之心,不过今天找小王爷来是想说一件事。”

    两人走进了屋子,阎凯的妻子给他们上了茶,李俅喝了口茶笑道:“阎先生想到什么事了?这么急着把我找来。”

    阎凯沉吟一下道:“小王爷还记得圣上处罚王爷的三条罪状吗?”

    李俅点点头道:“我当然知道,一是占田过多,引发农民造反;二是东宫盅祸;第三便是在尉氏县刺杀时任河南道观察使的李庆安。”

    “小王爷,前两个案没有疑义,但在在尉氏县刺杀李庆安,我却觉得充满了诡异,这明明不是王爷干的,怎么会栽到王爷的头上来?”

    李俅也觉得奇怪,这件事他一点也没有参与,当时他问过李琮,李琮说,是他又怎么样,自己恨不得亲手杀了李庆安,他便以为是父亲私下干的,可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父亲不过是一句气话,其实并不是父亲所为,经阎凯这一提醒,他也觉得有些诡异了,这很明显是一起栽赃案。

    “先生发现了什么吗?”

    阎凯点了点头,道:“万年县罗县丞是我当年的同窗好友,昨天我和他在一起喝酒,他忽然提到了两年前那个疑案,他说当时李庆安曾经送两名刺客进京。”

    “等等!”李俅打断了他的话,问道:“就是那两个在大理寺忽然暴毙而亡的刺客吗?”

    “对!就是那两人。”

    阎凯喝了一口茶又继续道:“罗县丞说那两名刺客他见过,原本是汪洋大盗,号称金州二怪,一直关在万年县的重牢中,后来被人用其他人顶罪的方式买走了。”

    “是谁买走了他们?”

    “罗县丞说是一个自称白面先生的中年男子以六百贯钱买走,这是牢中的一贯方式,交钱买人,这个人的背景是谁,他也不知道。”

    “不知道?”李俅笑道:“那说这件事还有什么意思?人证物证皆无,能翻案吗?退一万步说,就算有证据又能怎样,难道父王还有重新争夺东宫的希望吗?”

    阎凯摇了摇头道:“倒不是王爷能不能重新得重用的问题,而是我们可以知道那件刺杀案的真相。”

    “哦!此话怎说?”

    阎凯缓缓道:“罗县丞说,他前几天无意中又看到了那个买走人犯的白面先生,此人竟然就是棣王的幕僚韩白颜。”

    “棣王?”李俅恍然大悟,他拳掌相击,恨声道:“好一个嫁祸江东之计。”

    “小王爷,不知这个消息是否对小王有用?”

    李俅一怔,他抬头向阎凯望去,见他笑得颇为暧昧,心念一转,忽然明白过来了,这个阎凯已经多少猜到自己几分了。

    李俅想了想,便笑道:“这个消息当然有用,不过这个消息先生可以直接告诉李庆安。”

    阎凯迟疑一下,“我能去见李庆安吗?”

    李俅微微一笑道:“不妨,先生不是一直想着离开吗?我可以写封信给你,你直接去找李庆安吧!”

    阎凯这才明白,原来李俅昨天是去见李庆安了,原来他们之间有了联系,可是李庆安会相信自己吗?

    李俅仿佛明白阎凯的心思,便微微一笑道:“你就放心去吧!以先生之才,以李庆安的心胸,他必能重用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