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小城女律师 > 正文 第789章 野茶香
    商洛宇也是这样子,从14岁开始,他就在爷爷的影响下开始涉及茶道,到现在已经拥有了极强的茶道能力,很多步骤已经可以化繁为简了,而且效果一点不差。黄一曦家倒没这么讲究,不过家人也是喝茶的,有时间坐下来品也行,没时间泡一大杯牛饮也可,自从有了商洛宇,她们家的生活精致不少。

    就连唐超鹊,现在每天也得喝上几杯功夫茶,所以商洛宇一拿出茶具,大家都围了上来。

    对于懂行的人来说,制茶是非常具有观赏性的。

    无论是于海平,还是马晨星,他们喝了一辈子茶,都对华夏的传统文化非常了解和热爱,所以很认真的观察着商洛宇的一举一动。

    和众人不同,黄一曦已经见过商洛宇无数次泡茶,照道理已经习以为常,可今天商洛宇的表现还是让她有点惊艳。

    要知道眼前两位都处于高位,她一个小律师,性子淡然稳重,但在这么多人面前要如此正常,还是有点困难。

    不过她很快忘记这些想法,目光专注在商洛宇的动作上,从烧水、温壶、备茶、置茶、洗茶开始,每一步动作都行云流水般恰到好处,没有多余的炫耀,简单自然,动作舒展、流畅,又不拘泥于外在的形式,姿态很是赏心悦目。

    接下来就是冲泡、封壶、分杯、烫杯、分壶、奉茶,整个过程下来不过短短的几分钟,完全沉浸在他动作中的两个领导却觉得好象观看了一场完整的表演。

    以前两个人看过不少的茶道表演,都是二八美女,他们也一直认为,茶道还是美女表演好看,可是看了商洛宇,才知道,原来茶道,可以无视性别。

    很难想象,像这样的年轻人,可以将茶道完成得如此完美。

    就连见多识广的于海平都不免有些吃惊,与同样面露惊讶的马晨星对视了一眼。

    对于华夏的传统茶道来说,功夫茶算是稍微简单些的,但步骤仍然很繁琐。

    一位茶师,如果能做到这种程度,一般来说,至少要有七八年的制茶经验。

    即使是这样,没有丰富的生活阅历,没有一定的古文和国学的修养,也没办法把茶和禅道结合得如此韵味悠长。

    商洛宇才多大?而且还在国外停留了近十年。

    或许有些人,天生就是出来打击人的。

    难怪黄一曦能在比赛上,把佛门公案和法学揉合得天衣无缝。

    这夫妻俩,都不是一般人物呀。

    商洛宇并没有让众人等待太长的时间,七只杯中倒入了茶水,茶香立即便弥漫开来。

    “哦……香……”于海平忍不住赞叹道。

    商洛宇并没有说话,而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然后正襟危坐。

    于海平先端起了一杯,开始品茶。

    品茶分为三步,闻香、观茶,最后才是品味。

    于海平品了一口,香甜可口,喝完唇齿留香,绝对是大师水准,不由地赞叹道“绿透白瓷中,芳香溢齿颊,甘泽润喉咙。”

    说完,于海平不由自主地点点头,把剩下的茶抿完。

    马晨星喝完,也夸赞了起来“商律师,你这茶道的境界,可着实不低啊。”

    其他地区泡茶,很多都喜欢紫砂茶具,没想到商律师用陶瓷茶具,泡的茶一点也不输紫砂茶具。

    到闽越省工作二十余年,熟悉马晨星的人都知道,他从来不用陶瓷茶具泡茶,只用紫砂壶。

    马晨星办公室的那个紫砂壶,他养了三十几年,除了自己外,他从不让人触碰。

    今天他原是给商洛宇一个面子,又看到他泡茶蕴含一种韵味,不知不觉地喝下去才发现,这个茶泡得,比他养了三十几年的紫砂壶泡出来的茶味道还好。

    要知道紫砂壶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它保味功能好,泡茶不失原味,聚香含淑,色、香、味俱佳,且香不涣散,得茶之真香真味。

    《长物志》说它“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紫砂壶长久使用,器身会因茶汤的滋养而变得越发光润可爱,养的壶反哺茶叶味道更好,养久的壶,哪怕是倒一杯白开水,也比其它容具里同样的白开水有味道。

    马晨星看了看陶瓷茶具,确定这茶具没什么特别的,和他平时所见的茶具一样普通。

    商洛宇倒不居功,摇了摇头“这茶之所以好,的确不是因为茶具,这茶具也只起了不增不减的作用。”

    至于他的泡茶功夫,也只起锦上添花的作用,真正好的,是这茶叶。

    商洛宇泡的茶是黄志新自己制的秋茶,那茶树,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

    黄家的老家后面,有个近半亩的茶园,也不知道从哪一代开始传到现在,据家谱记载,至少有几百年的历史。

    这群土生土长的有性繁殖茶树群体种俗称“菜茶”,也有人称之“土茶”,最早属野生种,在漫长的岁月里任其野生(与其他植物自然杂交后)而形成了不确定性、多样性的特征。

    这么多年来,黄家人从没有想过人工培育茶树,这半亩的茶园,一直是他们自摘自制,只供自家人饮。

    这些菜茶生长时间长,相对人工培育的茶树迟采7-10天,所受光照、积温比较多,因此物质积累要更丰富,香气的馥郁度、滋味的厚度要比其它茶叶好一些,所以不需要紫砂茶具前来画蛇添足,陶瓷茶具是最好的容器。

    “没想到菜茶这种下等茶味道也这么好。”马晨星感叹一番。

    黄一曦笑笑,菜茶不象人们想像那么低廉,明朝时期,嘉靖版《松溪县志》注解入贡的松萝茶:“叶以谷雨前采制者为松萝。

    那个松萝,就是菜茶制成。

    柯文秀闻声一笑,这个茶和黄一曦倒有点象,野生野长,却一点也不逊色。

    于海平也是爱茶之人,听说后赶紧示意商洛宇再换一泡“这么好的茶叶,没有多生产一些拿到市场销售太可惜了。”

    商洛宇笑笑,他和于海平想的不一样,不要说菜茶产量低,就是高,大批量的机器制成的茶也没有这种手工揉青铁锅翻炒的味道。

    每一锅茶叶甚至每一片茶叶的质量和特点都不一样,机器可以控制同样的温度,却不象人手和眼睛,可以感受调整。

    如同一个法律问题,正确的答案或许只有一条,但如何达到最佳效果,不同的律师,想法和做法肯定不一样。

    商洛宇的见解已经让两位领导一夸再夸,商洛宇也有点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