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汉民听了齐学启的话之后,抽着烟沉默了好一阵子,当烟抽的快要烧到他的指头的时候,他将烟头丢在地上,用脚尖拧灭抬起头望着齐学启道:“我当初确实是这么想的
!而且我不瞒你说,日本人真的猖狂不了多长时间了!因为美国人手中还掌握着一个大杀器,一旦用在日本人身上,那么日本人绝对无法承受,只能宣布投降!
虽然现在国内局势还不乐观,但是我觉得随着中印公路被打通之后,很快囤积在印度那边的大批美援物资,便会立即源源不断的运入国内。
美国人一共给我们准备了三十多个师的装备,有了这些装备之后,我们便可以武装起来不少美械师,到时候鬼子就算是好日子到头了!所以对于抗战胜利,我不认为还要等太长时间,所以继续留在部队里,对我来说没有多大意义!我还是想等这边的战事结束的时候,便带着史玲离开部队,找一个安静的
地方,开几亩田地,生几个孩子,过我们的小日子去!”
齐学启摇头道:“事情恐怕没你想的那么简单!虽然中印公路打通,确实可以加速将军援运入国内,武装新的部队,加强我们的战斗力。
但是这些美械装备部队,还需要训练的时间,而且国内方面在去年的豫湘桂会战之中,损失非常之大,仅凭这些美援,想要迅速恢复实力,恐怕还为时过早。
而日本人现在据说已经叫出了本土决战的口号,正在大肆扩军,并且在日本本土集结部队,准备抵抗未来可能的美军强行登陆日本,这必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
现在据说美军也已经正在制定强行登陆日本的计划,甚至开始跟我国协调,请我国也派兵参与强行登陆日本的作战。你所说的日本投降,恐怕很难在短时间之内实现!别忘了,日本在东三省已经经营十几年时间了,在东三省那边,还陈驻了上百万大批精锐的关东军,就算是我们发动全
面反攻,也绝非短时间之内,便可以将这么多日军逐出我们中国!你想的太简单了!”
方汉民嘿嘿笑了起来,齐学启说的其实没错,但是他却根本无法知道,现在美国人的原子弹已经快要接近研制成功了。
而原子弹的威力,对于这个时代的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天方夜谭,所以就算是他说出来,齐学启也绝对不会相信的。
但是方汉民却坚信,不管因为他的出现,这个时代的历史如何变化,杜鲁门都绝对会下令把原子弹扔到日本的,至于还是不是广岛和长崎,那就说不定了。只要这两颗原子弹,扔到日本任何地方,日本的裕仁天皇都会被彻底吓尿裤子,为了保住他的地位,都必定会向美国妥协投降,所以这件事上,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未来战
争进程的走向。“你说的大概对,可是你忘了一件事,那就是苏联!苏联在目前,可能还没有能力对日宣战,因为德国还没有投降,但是您也说过,德国人恐怕是坚持不了多久了,一旦德
国战败投降之后,您觉得苏联还会放过曾经发动诺门坎战役的日本人吗?
别忘了苏联军队,现在可是相当凶悍的,连德国军队都被他们从苏联国土上打的节节败退了,难道关东军就能挡得住苏联吗?
就算是退一万步来说,苏联不对日宣战,东三省那边的关东军就敢动吗?他们绝对不敢,因为东三省对日本来说,就是他们在本土遭受攻击之后,最后的退路!
所以只要战争继续按照目前的情况进展,日本人就坚持不了多久!我跟你打赌,苏联人干掉德国人之后,肯定会对日宣战,到时候英国人难道不帮忙吗?想想看,等德国投降之后,轴心国就剩下日本人一家孤军奋战,全世界强国都会加入到围殴日本的行列之中,仅凭小鬼子那弹丸之地,他们所有人骨头都打成钉,又能起
到多大作用?不是我小看他们,日本不管是在国力还是军力乃至是经济技术方面客观来说,确实比我们中国目前强得多,但是面对着这么多强国的围攻,他们真的能扛得住很长时间吗
?”齐学启仔细的听着方汉民的话,内心依旧感到震惊,方汉民来历神秘,这一点他也明白,最关键的就是方汉民对于世界大局的了解之深,超出他的想象,作为一个远高于
方汉民的高级将领,他自认为在这方面却完全无法和方汉民相媲美。
他很难想象,方汉民是如何知道这么多事情的,按理说方汉民基本上没法接触到这个层次上的东西,可是偏偏方汉民却能说的头头是道。
更让他感到诧异的是,方汉民对于未来世界大局的走势的预料之准确,也远超过任何人的眼光。
在他刚认识方汉民的时候,方汉民便笃定的认为,日本人不可怕,抗战必定胜利,日本人必定会投降,而且还预测过,日本人最多也就只能猖狂两年时间。当初方汉民这样的自信,是非常罕见的,因为以当时的情况,国内抗日战场可谓是一片哀鸿,中国军队除了在极少战场上表现不错之外,大部分战役都处于失利状态,各
个对外的通道,纷纷被日军堵死,苏联也陷入到了苏德战争之中无力继续帮助中国,中国可谓是内外交困。而当时十万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仅仅两个多月的时间,便因为各种原因,全面失利,远征军主力被困缅甸,败走野人山之中,十万远征军最后仅存四万余人,可谓是
惨败。
但是日军却在极短的时间里,迅速的席卷了差不多整个东南亚,将东南亚置于了日本的铁蹄之下。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当时虽然被迫卷入战争,但是太平洋舰队却在珍珠港遭到了日本海军的偷袭,损失十分惨重,当时甚至完全无力跟日本海军继续在太平洋上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