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米是多长的距离呢,标准跑道十二圈半,十个公交车站牌,如果遇上堵车,或许你半个小时都到不了目的地。
而只有身处其中切实在奔跑着的人,才会知道这个过程有多么的漫长。
六圈过后,李嘉音搭在自己脉搏上的那只手收了回来,重新放在了腰上。
双腿那种特别的发烫的感觉已经有些灼人,给她一种她的两条腿的肌肉细胞已经开始溶解的错觉。
但错觉只是错觉,肌肉细胞还没有那么容易就会溶解,只是因为短时间的消耗太过剧烈而给她造成的感觉而已。
其实她中间不止一次有想过要降速,但是这个速度最终还是没有降下来,只要她稍微有那么一点放松,就很容易想起上午那个天堑一样的十米。
接着,就是一股不知从哪里涌上来的力量,支撑着她继续前进了。
后方的其他跑道上的同学本来也就以为她是战术选择,想在一开始的时候给大家一个下马威,实际上是抗不住这个速度的。
但是,六圈过后,赛程过半,她的速度并未有明显的下降,而这中间因为她的加速和后面的同学们拉开的距离就比较可观了,怎么着也有个十米。
在专业的赛场上,在漫长的五千米中,这并不是一个无法让人超越的距离。
但是,对于场上的都是业余的同学们而言,这已经是一个会让人心里有些打鼓的距离了。
这时候,纠结的一方就变成了她们,是该抉择到底是从现在开始发力,让双方之间的距离控制到能在最后一圈冲刺阶段能追上的距离,并且承担自己后续体力不足的风险,还是赌一把,赌上午就已经跑过一个三千的李嘉音,并没有以现在的速度跑完全程的良好体力储备。
除了那么一两个对冠军的渴望极其强烈的同学,其他同学都默默选择了观望,或许还有那么一点坐收渔翁之利的想法。
但是,有想法的两个同学,在改变步调之初,就受到了很大的阻力,这个阻力并不来自别人,而是来自于她们自己。
六圈,足够让她们的身体习惯目前的速度,在接下来的过程中,不管是加快步伐还是放慢步调,都是破坏原本的节奏,势必带来更多的消耗,同时也会让人感觉到很不适应。
除非经过专业的训练,否则是很难从这种不适应中摆脱出来的。
而李嘉音之所以选在一开始就进行加速,也是有这个因素在内的。
八圈,九圈,李嘉音已经跑过了上午的赛程,同时,也差不多到了极限了。
她的眼前开始一阵又一阵的发黑,脚下的跑道变得模糊了起来,只能凭着感觉继续前进。
身上的其他部位好像也失去了感应,哪怕是搭在腰上默默掐腰的双手好似也失去了存在感,唯一提醒着她她还存在的,就是已经有些机械性地迈步的双腿。
李嘉音想,或许她需要减速了,不过现在赛程还有挺长的距离,现在就减速就是将冠军拱手让人,总归是很难让人甘心的。
所以,等听到最后一圈的铃声,她就减速吧,只减速一点点,就当是对自己能坚持这么久的奖励。
只是,这个铃声,她怎么一直都听不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