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影帝重回十八岁 > 正文 177、卖电影!
    在宁远看来,霓虹国和高丽的这三个话剧,虽然都是他们的经典之作,但也只是对比他们的文化来说。

    但跟华夏这些年的话剧相比,论传奇,比不上《屈原》,论悲剧,比不上《雷雨》,而论文艺和厚重,更比不上《茶馆》。

    连这些现代话剧都如此,更不用说历史上那些辉煌剧目,比如汤显祖,比如关汉卿。并非躺在老祖宗的功劳簿上坐享其成,也不是对自己的文化王婆卖瓜,而是戏剧界有目共睹的公认。

    近年来,华夏话剧方面的精品剧层出不穷,话剧人也一代接一代的传承。

    诸如赖声川享誉亚洲的经典之作《暗恋桃花源》,一举奠定他“华语剧坛不可或缺的重量级人物”。

    宗福先创作的《于无声处》,使濒临绝迹的话剧再度振兴,并一度走在各种艺术形式的最前列。

    82年,林兆华导演的《绝对信号》在人艺小剧场首演,开启了新时期小剧场运动的先河。这次成功的实验演出,成为转型期华夏自己的话剧先锋,并在戏剧界引发了对小剧场戏剧的探索兴趣。

    以及华夏话剧院先锋话剧代表作的孟辉的《思凡》、京城人艺演出超过五百场获得巨大成功的《天下第一楼》……等等,太多了。

    再怎么说,华夏这么大的人口基数,只要上面重视,中间主抓,下面使劲,不可能干不过这些弹丸小国,如果干不过,那一定是某个环节出了问题。

    而这一次,如果没有暗箱操作的话,宁远相信,这些大奖绝对会在犀牛和麻将中间产生。

    而最佳男主,必须是自己。

    毕竟吴刚他们的麻将,就三个人,而且你一言我一语的,尽管吴刚饰演老大,但也没有在戏份上比另外俩显得突出,倒是跟群口差不多。

    果不其然,晚上的颁奖典礼上:

    “获得,评委会大奖的是,华夏京城人民艺术剧院的《非常麻将》。”

    当时华夏的所有人都激动了,而霓虹和高丽两国也都纷纷鼓掌祝贺,差距是看得到的。

    差距大了只有佩服,小了才会嫉妒。

    “获得,最佳剧目的是,高丽剧社的《舞衣岛纪行》。”

    掌声再次响起来,不过相较于之前的评委会大奖,就差了些意思,宁远他们都清楚,这相当于一个安慰奖。

    毕竟,同是剧目奖项,有评委会大奖的珠玉在前,这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奖项可见一斑。

    高丽就这一个剧入围,再不给个奖,万一人家明年不来了咋办?就剩霓虹和华夏互嗨?

    大奖给不了,安慰奖总得来一个吧,小弟弟乖,给你糖吃。

    “获得,最佳男主角的是,华夏国家话剧院演员,宁远,代表作《恋爱的犀牛》。”

    宁远脸上浮起笑意,在此之前他就有信心,但现在尘埃落定,心里也一片舒坦。

    迎接他的,也是热烈的掌声。

    “宁远,第三个奖了啊!”孟辉提醒道。

    “我们夫妻的恩情你得有数。”寥梅在旁边补刀。

    宁远呵呵笑了笑:“那回头把你们炖了吃肉,这样就跟我荣辱与共。”

    “变态!”

    “你能不能再恶心点?”

    在两人的鄙视声中,宁远哈哈笑着,上台领奖。

    而台下,无数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纷纷叫着宁远的名字,这几天对他喜欢的不得了的姑娘们,更是在台下声嘶力竭。

    要不是安保人员拦着,她们都想冲上台去。

    幸亏是现在,再往后十来年,估计就得高喊“宁远,我要给你生猴子!”

    闪光灯‘咔咔咔’响着、亮着,把一身精致西装的宁远拍得煞是好看。

    女记者们更是拍得美滋滋的,幻想着回家洗出来巨幅挂在卧室,吸溜~~

    除了纸媒记者,电视媒体、广播媒体也忠实的记录着,这一画面,将会在各大新闻上,以及娱乐播报上传递给霓虹国,乃至高丽的千家万户。

    经过了五届的努力,现在jingseedo戏剧节,已经在三国间地位颇高,无论民间还是官方主流,都非常推崇,更以得到这个奖项为荣。

    否则,在这么偏僻的地方,在这个季节,都能吸引来数千观众络绎不绝的观看,就知道地位和影响力。

    “获得,最佳女主角的是,《天守物语》筱井英介。”

    当获奖者上台的时候,宁远他们有些愕然。

    男的?

    竟然是个男的?

    不过一想,当年《天守物语》的电影,就是由霓虹国国宝级大师,有霓虹国梅兰芳之称的坂东玉三郎饰演富姬,宁远他们也就释然了。

    理解后,他们就想着,可能就是这部剧的特色吧。

    而那位国宝级大师,在宁远的记忆里,当年因为《霸王别姬》,坂东玉三郎就迷上了华夏京剧,还特意到华夏来学习,并费力的找到张国容。

    在那之后,他俩成为莫逆之交。

    这可能就是艺术家的惺惺相惜吧。

    除了这些,最佳编剧被《非常麻将》的导演兼编剧李六乙获得,值得一提的是,这位是姜闻在华戏的大学同学。

    最佳舞美,也被《恋爱的犀牛》获得。

    还有一些小奖,也大都被华夏的两部剧囊括,可以说,这一届,华夏才是最大的赢家。

    当然,这一次,霓虹国和高丽两国的戏剧工作者们,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决心在未来扳回一局。

    但这一次的辉煌,属于宁远他们的辉煌,在第二天,已经通过媒体传遍了霓虹国,乃至高丽和华夏。

    因为宁远的上台照片实在太亮眼,所以绝大多数的新闻播报配图,都有这一张,甚至很多都以此为首,下面才是舞台剧的一些照片和花絮。

    宁远,第一次在除了华夏之外的两个国家,有了一定的名气。

    不过这种名气是暂时的,如果没有后续的作品,也只是昙花一现,只有超过两部,才会加深观众的印象,进而对这个演员有了形象和作品的记忆,很难再忘记。

    恰好,宁远有《那山那人那狗》。

    在结束利贺的戏剧节之后,宁远告别了孟辉他们,在于晓洁的陪同下,在霓虹国戏剧大师铃木忠志等人的引荐下,宁远开始了卖电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