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和尚,一个老和尚,一老一小两个和尚站在一起,他们的行为举止却不尽相同,隐然是以小和尚为主,让人不由得猜测起他们二人之间的关系。
小和尚面容秀美、丰姿若妖,举止从容,潇洒而飘逸,其一举一动都无比的自然,丝毫没有半点受到拘束的迹象。
他明明不是此间小庙的主人,却替小庙主人做主留客,且从头到尾都没有征询过小庙主人的意见,仿佛把主人当作不存在,给人一种喧宾夺主、鸠占鹊巢的印象。
小和尚敢如此作为,看其丰姿和谈吐,倒也不似那种被门中长辈给宠坏了的浮华纨绔,更不像是不通礼数、恣意妄为和狂妄不羁的浪荡子。
那么,只能是一种可能,那就是他的出身极为不凡,虽然年轻、但却在大雪山上地位尊崇,辈分极高,而此间小庙的主人也同大雪山之间有颇多瓜葛,甚至是出自大雪山的门下。
赵无敌的目光落在那个老僧身上,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个老僧就是此地的主人,他之所以离开小庙外出,就是为了迎接小和尚大自在。
只见那老僧生得是凸额凹眼,钩鼻黄须,其面相不似唐人,很明显是一位胡僧。
佛教传自西天竺,历数百年,自南朝大梁之时达到顶峰,其后又有所衰落。
而本朝自高祖立国以后,为了彰显李唐皇室血脉之高贵,经过引经据典和多番考证,遂尊道教祖师老子为其先祖。
这样一来,道教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大唐的国教,而道教祖庭龙虎山也被敕封为天下道门的圣地,历代掌教都被朝廷加以“真人”尊号,成为天下道门都领袖,其风光一时无两,将佛门给死死压制,难以喘息。
直到贞观年间,佛门出了一个有大毅力的和尚,那就是玄奘大法师,为了拯救佛门日渐衰落的气运,不远万里,长途跋涉,前往佛门的起源之地,求取真经。
当玄奘大法师历尽艰辛带着数车经文回到长安的时候,受到长安城无数信徒以及天下间的大德高僧的迎接。而长安城中的那些即便不是信徒的人,也为他的大毅力所折服,纷纷前往朱雀门外,一睹这个奇人的真容。
一时之间,偌大的长安城几乎是万人空巷,门可罗雀,人们纷纷歇工罢市,将朱雀门外挤得是水泄不通。
更有甚者,还有那虔诚的信徒认为在朱雀门外迎接,还不足以表达对玄奘大法师的景仰,竟然抢在头天出城,徒步走出数十里地以外,好第一时间得见真经,沾染一丝佛气。
是日,就连太宗皇帝也被他的大宏愿和大毅力所感动,竟然取消了当天的大朝会,一早就亲率满朝文武在朱雀大街之上,迎接他的归来。
其后,玄奘一直在大慈恩寺中潜心翻译佛经,一心想以大乘佛法化去天下间诸般恶,解世间人诸般苦难,导人向善,共建极乐净土。
佛门借助玄奘西行取经的盛事,大造声势,虽一时难以超越道家,却也争来了与道家分庭抗礼之势。
而今,武后欲取代李唐君临天下,就要淡化李唐在天下人心中的影响,而作为大唐国教的道教也因此成了武后的绊脚石,于是,打压就变得不可避免。
不过,武后作为李家的儿媳,是不会亲自出手对付道教,以免被老对头山东高门抓住把柄,从而指责其大逆不道,数典忘祖,不守妇道……
不过,对于已经实际掌控天下权柄,一言可决天下之兴衰、万民之生死的武后,这又有何难?
只要她心有所想,再通过身边的人稍稍暗示和透露一下,天下间自有无数的人为她冲锋陷阵。
而佛门很明显就是最合适的急先锋,事实上佛门也没有让武后失望,在第一时间就领会了武后的意图,并且立即付诸于行动,不遗余力地同道门绞杀在一起。
如今,天下间早已是风云激荡,暗流涌动,双方不再满足于小打小闹的试探,为了争夺信徒,纷纷集聚力量,眼看着就要进入中盘绞杀阶段。
一场为了传承的大战即将拉开帷幕,到时候必定是血雨纷纷、腥风阵阵,几多大德高僧和隐世高人以身化道,陨落在时间长河里,不留下一朵浪花。
作为来自数百年后的人,赵无敌心里很清楚,这就是一场两败俱伤的战争,双方都是失败者,全都流干了血,耗尽了自家的精英,而唯一的胜利者就是那位躲在九重宫阙中笑的千古唯一的女帝。
道门势大,且传承久远,自上古年间以来,曾出现过多少惊才绝艳的天骄之辈,其底蕴之厚重岂是进入中土不过区区数百年的佛门可比。
其实,道门和道教并非是一回事,不可同日而语。道门起源于上古时代,比现存的各种古史典籍还要久远得多,其真正的源头已不可考。
据说,在周之前不知多少岁月,在这块大地之上曾存在过一个武道世界,在那个世界里,没有人
人间的帝王,而是以武者为尊。
那个时代的人们一心苦修武道,具有改天换地、移山倒海之能,所追求者唯有武破虚空进入所谓的神灵之地,至于世俗中的虚名和浮利都不过是过眼云烟。
可是,其后不知道是何种原因,那个世界分崩离析了,那些能够移山倒海的武道大能也莫名消失于时间长河中,不见了踪影。
一个辉煌的时代终结了,一个武道的世界被整个葬下,只留下些许废墟和神话传说。
如今隐于世外的那些古老圣地,只有极少数才是真正的上古遗民,还是那种极度边缘化的小人物,对上古末年那场大毁灭之中的密辛毫无所知。
更多的则是时间长河里的幸运儿,于无意中得到废墟中的残缺传承,得以成为搅动天下风云的一方大势力。
老子就是这样的一个幸运儿,他在无意间得到了一些上古传承,然后,借此成立了道教,成为了道教的始祖。
上古遗民尊崇祖训,隐居于世外之地,不得随意干扰世间之事。因此,他们也默认了道教的存在,并视之为他们在人世间的代言人。
而今,代言人有难,他们岂能袖手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