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大唐狄公案 > 正文 第8章 深宫惊魂
    惊魂

    “来世愿阿武为老鼠,吾作猫儿,生生扼其喉!”

    武则天猛然从榻上惊醒,有多少年了,她在梦中不再见到王皇后与萧淑妃二人披头散发,血淋淋地前来向她索命。而今天这个寂静的夜晚、在这与长安相距甚远的神都洛阳宫中,她又听到了萧淑妃那临终前无比怨毒的诅咒。

    她叹了口气,起身想要喊人奉茶,顿觉的前心与后背都冷津津的,那个梦竟让她出了一身的冷汗。

    “喵呜……”

    寂静的夜里一声猫叫在民间也许是最寻常的,可是在这偌大的皇宫之中却是最不寻常的。从萧淑妃死后,武则天便下令后宫再也不许养猫,对于这位至高无上的女皇来说,那小小的猫儿也许就是她心上那一片大大的恐惧也未尝可知。

    这一声猫叫险些让武则天失声大叫,但她那多年养成的临乱不惊,镇定自若的性格占了上风,她定了定神,用一只颤巍巍的手轻轻撩开幔帐想看个究竟。

    月光透过绮户照进屋内,借着月光她看到靠近寝宫朱红色大门的地方正蹲着一只最令她害怕的动物。

    那是一只尺余的狸猫,不知为什么它的身上竟然隐隐发出青绿色的幽光,它听到了声响回过头来,一双眸子在月光下折射出暗红色的光芒。

    “啊……”女皇在瞬间崩溃了,而这一声叫喊让这整个寂静的皇宫从这一刻起开始再也无法平静。

    夜访

    翌日的三更时分,刚刚批阅完公文在管家狄兴连连催促之下刚刚就寝的狄公又被他的连连呼唤声惊醒了。狄公披衣而起“你这小厮,催我快快休息的是你,拼命催我快起的也是你。”

    “老爷,是宫中来人了。”

    狄公一惊,此时来人定是宫中发生了大事,他急急打理停当出门见客。

    厅堂里的来人狄公认得,是皇帝身边的亲信尚仪(女官的一种掌礼仪起居)。如意,皇帝在文书方面倚重的是才女上官婉儿,而在于生活起居、出行坐卧却更为倚重这位心思细腻、善解人意的女官如意。今日是她前来,狄公顿觉事出不小。

    “阁老,如意此番夤夜前来,是因陛下知道阁老日夜殚精竭虑、为国操劳,常常深夜不寐,特命如意亲手做了几样点心赐于阁老以示慰劳之意。”如意将一个四层的精美食盒递与狄公,狄公接过一提觉得颇有分量。

    “食君之禄、担君之忧,狄仁杰所做都是分内之事,多谢陛下赏赐,也有劳如意姑娘了。”狄公知道这只是客套之词,也随言而应,将食盒递与狄兴。

    “阁老,如意今夜前来,还有一事……”

    “狄兴,你等先下去罢,有事自会传唤。”狄公知道这才是正文的开始,屏退了左右。

    “阁老,宫中出大事了,陛下昨夜见到枭氏冤魂所化的猫妖,陛下当时便被被骇的昏厥。”

    “什么?萧淑妃的冤魂所化的猫妖!?”

    “昨日深夜,皇上忽然在寝宫惊叫,听到陛下呼喊,侍卫与我等急冲入殿,大家见皇上昏厥,一时手忙脚乱,殿内乱成一团。后来直到太医将皇上唤醒,皇上说出这诡异的猫儿是罪魁祸首时,我等方知。皇上心中认为是冤魂作怪,今日已经密召国师进宫作法除妖。”

    “子不语怪力乱神,人死魂灭,何来鬼怪之谈,我怕是有佞人作怪!既然皇上已然认为是冤魂作怪,那么今日姑娘前来……”

    “皇上虽然觉得是冤魂作怪,但也正象阁老所说皇上却更怕有佞人作怪,今日夜陛下对我言讲,说当朝只有狄阁老一身正气,不畏鬼神,可比当年的秦琼、尉迟敬德二位大人,而满朝之中也只有阁老善断奇案同时也是可以将此事与之私下言明的人,如意也一直对阁老心中敬佩,所以今夜让如意便请旨来请大人入宫。”

    “原来如此,狄仁杰愧不敢当,但此事不宜迟缓,我等要马上进宫以防奸人作祟。狄某还有一言但问姑娘,刚刚姑娘说与侍卫一同进入寝宫,那么开门之时可有看到什么可疑之处?”

    “此事也就是阁老问起,否则哪敢多言。私下与阁老言讲,第一个开门的侍卫一开门确实见一条发着幽光的细小身影从脚下一冲而过,他当时怔仲一下而却并未意识到这正是那始做乱者,那时周围人多忙乱,大家只是注意于屋内是否有刺客,皇帝是否安好,当陛下醒来大家得知是这猫儿是罪魁祸首时,那猫儿却早已遍寻不着了。陛下又怕又气,见此情景,殿前卫士与我等哪敢轻易言语,只怕说出皇上怪罪、性命不保。”

    “原来如此。那后来可有找到那猫儿?”

    “皇上几乎将皇宫翻了个遍,哪里有那猫儿的踪影!为此陛下愈加恐惧。”

    “老爷、老爷、宫中又有使者到!”狄兴急急忙忙的跑入。

    “又有使者到!”

    “阁老,难道宫中又出事了?那陛下……”

    来人是宫中一位侍卫统领,他匆忙进入正堂。“皇上宣阁老即刻入宫,不得延误。”

    “王统领,宫中可是又出了什么事?陛下怎么样?”如意问道。

    “陛下安好,是上阳宫的女史秋娘在宫中被杀了。”

    疑云

    多年以来,狄公第一次在女皇的脸上看到了忧惧二字,这位顽强的女人在多少的大风大浪面前都毫无惧意,面不改色,而这一次却败在一只猫儿身上。

    “怀英,你来了,你从来都对朕说你不信幽明鬼神,朕相信你,可是这两日宫中之事你要如何为朕排解。昨日之事你应该听如意讲过,而今日、今日这孽畜竟然杀了秋娘,它杀了秋娘就证明它果然是枭氏冤魂所化的妖孽啊,杀了秋娘、下一个企不是就是朕了!”

    “皇上不必惊慌,臣思来定是宵小作怪,敢问陛下一句:秋娘又是何人?”

    “这本是私言,不足为外人道也,但今日是你我君臣之间却也无妨。”女皇叹了口气“秋娘当年原是枭氏宫中之人,但她同时也是朕的人,在处置枭氏、蟒氏一事上曾为朕出了不少力,朕登基后就厚赐她让她去了上阳宫养老。”

    “皇上这样讲,臣就明白了。”皇上当年要构陷萧淑妃,在萧妃宫中安插下了奸细,那就是秋娘,萧妃死后,秋娘是有功之臣当赏所以皇上提拔了她,但是一见秋娘,皇帝便想起那不愉快的往事,所以把她安排到上阳宫,上阳宫里的白发人均是皇帝不喜见之人,这个狄公当然明白,

    “出了昨天的事,朕便想见一见秋娘私下问她几句话,问问当年枭氏宫中除义阳公主、宣城公主(萧淑妃的两个女儿)和她外还剩下些什么可能心怀叵测之人,便让婉儿去传密旨要她三更时分前来,朕给她令牌从后宫门入宫,可是三更时分却不见人影,婉儿去迎,却在经过御花园之时发现了秋娘的尸体,太医去看过,秋娘是被勒死的,但是全身却象是被猫抓过一般。”说到此处,女皇的声音却有一丝发抖,微微苦笑。“怀英,你说这是不是就是枭氏所说的:来生为猫,生生扼喉啊!”

    “皇上,臣依然相信人死魂灭,无来鬼怪之谈,臣经办多起看似鬼怪作案实则佞人作怪的案子,这件案子臣也亦然,臣愿请命,三日内为陛下破此狸猫之案。”

    “这朝中若是他人说出此话,朕断然不信,是你狄怀英说的,朕信!准奏!”

    详查

    “抓猫妖?大人,这事应该皇上应请法师来担当,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怎么捉妖怪!”在去御花园检验秋娘尸身的路上,听闻了此事的马荣口中嘟囔着,想了些许突然又贼贼一笑“也不是没有办法,要么属下去抓一大袋老鼠,往这宫中一放,猫儿见了老鼠自然就跑出来了,要么叫咱家大黄来一闻,立马知道那贼猫在哪儿?”

    “马荣,这是宫内!不得胡言!”狄公训斥道,马荣立刻敛容收声。

    秋娘已然头发斑白,她也曾青春年少、花样年华,如今却在这宫中年华老去又枉死此地.观风亭内,狄公检验她的尸体却在心中暗暗叹息。

    “婉儿姑娘,你曾昨天两次见过秋娘,可否与老夫说说每次的情形。”狄公对陪在一旁的上官婉儿说道

    “是,阁老,昨日婉儿奉旨去见秋娘,一见之下这秋娘果如人说的眼花耳聋,年老体衰,婉儿怕她延误还特意叮嘱了几句,可是夜半时辰将至还是不见人影,婉儿心急便向后宫门去迎,哪知走到着御花园便瞧到了这秋娘的尸身,原来她早已被害,真的好生吓人。”

    “原来如此。”狄公点了点头,转头看向马荣与乔泰,“你二人看了这半日可看出什么了?说来听听。”

    “秋娘确是被勒死的,但是说全身却象是被猫抓过一般却是不对,猫儿抓人,几缕伤痕合起来宽不过两指;可是你看这伤痕,却有拳宽有余,依大小看,这却似一只豹子的爪痕,哪里是猫儿!”马荣开口道

    “深宫内苑哪来的豹子!这伤痕人完全可以做的出来,比如人带上铁指套或者用铁爪子一类的工具,宫中的人都在惧怕猫妖,见了此景定然更加确定,便只往自己想到的地方说,结果就越传越玄。”乔泰接言

    “不错、不错,你们二人越发的出色了。”狄公满意的点头微笑。

    “可是听几位大人如此说,此事定为人为,婉儿却是越发担心,那奸人所图谋的主要目标会不会就是……”

    “这是显而易见的啊。“狄公轻轻叹了口气。

    “哎呀,着火了!香儿,你衣摆着火了!”远处传来了一片嘈杂之声,狄公

    问道“何处传来的嘈杂之音?”

    “回阁老,那个方向是御膳房,只是有树木山石遮挡看不见罢了。”婉儿答道。

    “我们去看看发生了什么。”

    御膳房外,一群小宫女正在忙忙乱乱,而她们其中的一个衣裙从膝盖往下全都是水,正在仔细的看着自己的后衣摆。

    “香儿,你出了什么事?”婉儿奇怪的问道。

    “小女子香儿拜见阁老、婉儿姐姐,如意姐姐刚刚亲手为陛下炖了补品又回殿伺候,让香儿看着火,也许刚刚是有火星溅到衣摆之上,所以衣摆突然起火,香儿一时惊吓便吵扰了起来,望阁老、姐姐恕罪。”

    “原来如此,你需多加小心了。”

    “多谢阁老、姐姐关心,小女子谨记。”

    “这火却也着的奇怪!”回府的路上,狄公喃喃自语,此时天已然快到晌午了。

    一进府门,大伙便瞧见奇怪的一幕。管家狄兴正和大黄眼巴巴的瞅着那院内的大柳树,大黄不时的跳跃吠叫,而狄兴也不时对着那柳树叫骂。

    “狄兴,出了什么事,吵吵嚷嚷成何体统!”

    “回老爷的话,府内不知何时来了只贼猫,这猫儿也端的可恶,竟然将皇上赐给老爷的糕点打翻偷吃,早上被大黄瞧见,两人一场恶斗大黄却没有讨到半分便宜,我与它已在这树下守了小半日,只等这贼猫下来剥皮抽筋。

    狄公走至树下仰头望去,柳树的枝杈与翠叶之中果然隐隐有一只猫的身影。看树下的大黄,偌大的狗脸上有着几缕清晰的爪痕,它此时脸上分明写满了“气恼”二字,狄公见了不觉又好气又好笑。他吩咐道:“狄兴,猫儿无知,与它为难也与事无补,把大黄拉下去吧,从厨房取块骨头给它,不然你与这两个小家伙这一日都要困死在这一棵树上了。”

    “可是,那贼猫?”

    “圣上赐的东西好好捡起,除去被猫儿糟蹋的,我吃了便是,你等的失察我也不会追究,不要难为这小家伙了。要知道,困住别人的同时也困住了自己啊。你看你这半日岂不都耗费了!”

    “是,老爷教导,狄兴明白了!”

    狄公进了厅堂,看到剩余的糕点和散落在地的食盒下人们早已收拾好放在了桌上,狄公静静的看着窗外,那猫儿正从树上悄悄溜下跑到了院子深处。

    “皇上也恁的小气,这么大的食盒却只赐了这么点点心!”马荣小声的嘟囔着。

    “马荣弟,休的胡说,这可是御赐之物啊!你的那宽肠大肚见了什么吃食都是嫌少的!”

    狄公听得这兄弟二人的谈话暗暗好笑转回桌旁,仔细的打量着那四层的食盒,又慢慢的将一盘盘的糕点又装回了食盒又提了提,看的一旁的乔泰、马荣奇怪不已。

    “马荣、备轿、拿上食盒,我等要立刻进宫!”

    大白

    当夜,所有的宫人内侍都被狄公聚集在女皇的寝宫,众人之中却不见狄公人影,女皇高高在上,众人虽然心中诧异却也不敢言语。

    过了一会儿,狄公进见。

    “陛下,记得昨夜老臣向皇上立下军令状三日破案,臣不辱使命今日便来交旨。”

    “怀英,你真的在这短短一日便破获此案!”

    “事关陛下安危,臣怎敢迁延枉顾。今日臣就为陛下抓出这只猫妖,此案臣一听之下马上就怀疑陛下身边的佞人所为,因为能够将猫儿偷偷带进宫内并放入陛下寝宫的定是陛下身边最亲近的人。

    臣最开始怀疑上官姑娘,上官姑娘去为陛下传的密旨,入夜去接秋娘,然后又是她第一个发现死者,她知道死者的行踪,完全可以先下手杀人再去由自己发现尸体。同时上官姑娘是上官家族的人,当年上官仪为萧淑妃王皇后说话,后更因草诏一事为陛下所杀,上官姑娘整日待在陛下身边,了解陛下的大小琐事,起居饮食,完全可以假借枭氏冤魂来向陛下报复。”

    “难道,婉儿,真的是你?”女皇怒视婉儿。

    “冤枉啊,陛下,决不是婉儿!”婉儿骇的扑通跪下。

    “皇上稍安毋躁,听为臣继续往下说,今日上午为臣回到家中,家中出了一件大不敬之事,昨夜皇上着如意姑娘赐臣的糕点被一只猫儿打翻偷吃,引出臣家的黄狗与之恶斗一场,本来臣也并未怀疑糕点之中有什么玄机,但臣亲随的无心一语让我怀疑上了这盒御赐的糕点.

    臣亲随觉得在若大四层的食盒中装这么些点心似乎有一点点少。而臣想食盒中装下各种不同的点心再摆出各式花样也许本来就装的不多,可是这就产生了一个矛盾,因为当臣接过它时觉得它颇为沉重.于是臣仔细的看了那食盒,食盒本身并无多少分量,臣心上便更加疑惑,再细查之下却发现其中有一层竟然并没有糕点残留下来的碎屑与油腻,却粘有几根猫儿的毛。最后臣做了一件事,就是把糕点又一样样的装回食盒,一提之下臣惊讶的发现:重量不对!这食盒与臣刚接过它时至少差了三五斤!即使猫儿贪嘴,但一只猫儿又吃的了多少呢?所以这食盒里应该有什么其它东西才对,臣那时就在想,宫中闹的地覆天翻也没有找到的狸猫也许是早已被人悄悄的送到了我的府上。可是那个人是谁呢?当然只能是如意姑娘。”

    “阁老,你可不能冤枉如意。陛下,也许是别人将猫儿放入盒中借如意之手带出啊!”

    “如意,我只能说你是好有心计的女子啊,我问过御膳房的人,糕点是你亲制,食盒也是你后来你亲自去取的,谁还能栽害与你!你将用药迷昏的猫儿装入食盒中的其中一层,外面贴上御赐的封条,卫士一见自然不敢盘查,你堂而皇之的将猫儿带出宫外又送到了我的府上,你知道我必然立刻与你进宫不可能打开食盒,而下人们不敢未经我的允许私自开御赐之物.当我与你离去后下人们又各自去就寝后,食盒内的猫儿药力过了自然醒了过来,它在盒内乱动,将食盒打翻在地,可能在盒内你也装下了它喜食的糕点,饿了一日的它自然不会放过,因为你想不会有人去注意一些被弄的面目全非的糕点,后来便出现了我府上大黄与之相斗的一幕.当宫内翻天覆地的寻找这猫儿的时候,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始作蛹者正我这个查案人的府上。

    今日上午,御膳房外你贴身小宫女香儿衣摆的起火让我很奇怪:香儿看着火,应该是面朝炉火,如果有火星溅到衣摆之上也应是前方,可是香儿着火的却是后衣摆,还是好大一块,我当时就在心中有了这个疑问。可是后来臣突然想起陛下对臣说过那晚的猫儿全身是发着青绿色的幽光,臣便想起二十年前的一宗鬼火杀人的旧案,臣便全明白了。

    臣现在斗胆请陛下熄灭烛火。”

    “准奏”

    烛光熄灭了,此时殿门开了,一只大狗跑了进来,全身发着幽光,见了狄公飞快的跑过来摇头摆尾,一颗大脑袋直往狄公身上蹭,蹭的狄公身上的朝服也东一块儿、西一块儿的发着幽光。

    “陛下,请看,当日的猫儿是不是与这狗儿的情形一般。”

    “不错、不错,正是。”

    “好,掌灯吧。”灯亮后,大家看到殿中的狗儿身上再无幽光,而它正是狄公家的大黄。

    “怀英,这是?”

    “此案与鬼火旧案一般,犯人运用了一种东西犯案,那就是--磷石粉,磷石粉在暗处会发出青绿色的幽光,如意将它涂在了猫儿身上,我想她应该是先在白天就将猫儿迷昏伺机放入陛下的寝宫内,夜晚猫儿醒来见自己身处一个自己陌生的地方自然会叫,结果就出现了使陛下惊魂的那一幕。而后卫士宫女冲入殿内,猫儿伺机逃走,它自然是逃回主人那里去,我想它是被香儿捉了带回如意的住处,猫儿个性缠绵,一日不见主人可能又饿着肚子,自然身前身后缠绕,磷石粉就如我一般粘满了衣服,但大黄是狗而猫儿矮小,自然是粘在下衣摆处,衣摆前方可以看见抖落但是身后自然可能会有疏漏之处,磷石粉只要温度一高便易自燃,所以香儿会在火炉前却烧了后衣摆。"

    “狄阁老,就算你此事说的通,昨天一晚上我不是在御膳房为阁老准备糕点,再就是在你的狄府,唯一一次从御膳房出来是为了去取装糕点专用的礼盒,但所有人都可以做证,我是用了多少时间来回的,决不可能去拿礼盒再折去御花园杀人,而且我又不知秋娘会提早而来,也不认识她,为何要害死她。”

    “不,你知道也认识秋娘!上官姑娘曾说她要去传诏时有人对她说秋娘眼花耳聋,年老体衰,为此婉儿怕她拖沓延误、误了时间让陛下又平添不快还特意叮嘱了几句,可是这个'有人'是谁?我今天回宫又私下问了上官姑娘,她说那个人就是你如意!想必你早已注意她多时了吧!否则果你不认识她又如何这样详细的知道她的情况!

    秋娘受陛下冷落多年,突然被陛下传诏自然是即激动又期待,哪里敢晚到,这一点问问上阳宫的宫人们自然就知道了,她早早出门,二更左右就到了后宫门,而香儿等在在后宫门接着秋娘,引她去了御花园的观风亭,而你从御厨中出来名为取食盒但实际上你马上跑到了观风亭,趁秋娘不备勒死了她。而后带上铁指套一类的物什抓伤了尸体布置好了现场,食盒其实香儿早就为你拿到了观风亭,你从观风亭拿着食盒回到了御膳房,别人却以为你刚刚从寝宫回来,因为时间刚刚好。你装好了点心带上被迷昏的猫儿立刻出宫到达我的家中,此时才刚刚到三更,正是陛下要见秋娘的时间,所以表面看来你与此事一点关系也没有.

    中午我回府发现食盒的疑点立刻进宫,让陛下把你等都支出去,我们趁机搜查了你的房间。我在你的粉盒之中发现了磷粉,还在你房间的桌脚和柱子上发现了一些猫儿挠爪的抓痕,当然还有床帘帐幔上粘附的几根猫毛,有时候事情就是这样,只要是做了,就无法清除掉发生的痕迹,总会有东西留下来。

    我曾因为身份怀疑过上官姑娘,但后来发现你的身份更让我感兴趣,我差人去查过你入宫时所填写的文牒交纳的籍档。查实后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你竟然是顶替别人的名字入宫的,你本身是一个农家的女儿,而你的母亲的身份却颇有意思,你的母亲是当年萧淑妃宫中喂养公主和王子的乳母,而你的母亲在当年因为在私下面前为萧淑妃不平被人告密而杖毙,那个告密之人应该就是秋娘。你是罪人之后,照例是不得入宫的,但你却冒名顶替入了宫,从一个小宫女做起一步步上升最后还服侍在陛下身边,确实是居心叵测!可是你近十年的隐忍、你精密的头脑也真是不由的让人佩服。”

    “阁老谬赞,如意愧不敢当,狄仁杰就是狄仁杰,我就差最后一步却功亏一篑了,我对于自己做的从不后悔,而我唯一不该做的就是向皇帝讨旨去狄府,想要开天下闻名的狄阁老的一个玩笑。”

    “贱人,我要将你剁成肉泥!"女皇勃然大怒"你身后是否有指示你的人,凭你这个贱人不可能做到如此地步,你说是不是有枭氏、蟒氏的余孽,或是李氏的……”

    狄公听得此言,心中暗叫不妙,现在这如意的随随便便的一句话就可能又让朝中是一片血雨腥风。

    但如意竟然笑了“皇帝,你记不记得有一次曾问我和婉儿,为什么古往今来所有的皇帝都称孤道寡?

    当时婉儿说那是表明帝王的无比尊贵,你很高兴,可是那时在我心中是有另一个答案的,那个称呼是说只要站在那个位置的人就注定永远是孤独的、永远只能是一个人,所以我什么都不会告诉你,我要你用这一生余下的所有时间来担心害怕、去怀疑寻找谁才是想害你的人!”

    如意在得意的笑着、笑着,声音渐低、身体也倒了下去,嘴角一丝血迹滑了下来。

    “皇上,她服毒死了,看来她早以为今天作了准备。望皇上切不可听她刚刚的信口胡言。”

    武则天无力的摆了摆手,那一瞬间,狄公觉得皇帝真的是苍老了许多。

    后来

    几天后,武则天厚赐了狄公,因为大黄抓猫有功,女皇赐给了它一块儿金骨头,但是当马荣拿着这御赐的宝贝给大黄看时,我们的大黄只是看了一眼便乐颠颠的向狄兴跑去,因为院子的那头狄兴手中正拿了一块油滋滋、还滴着汤水的肉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