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万古神帝 > 正文 第九十八章 镇庙之宝
    菩萨等尊于圣贤,菩萨法器与圣贤遗物没有本质分别,猜测果然不假。

    “十世庙里,有一个紫金钵盂,又称‘人头碗’。”

    人头碗!?

    佛门什么时候用‘骨器’当法宝了?

    柳书竹惊道:“既是人头碗,还能是用人的头骨做的不成?”

    “嗯。”小和尚点头,“不过不是普通人的头骨,而是以一位无名菩萨的头盖骨作底,周遭镶嵌了天外紫金,其上铸有上古佛文,只不过找到时便缺了一角,应该在上古年间就已损坏。”

    “菩提寺内,则有一截菩提根。传说中是从‘须弥菩提神树’上斩下的一截根茎,看着虽像一块烂树根,实际上则是坚韧无比,无物能断!”

    菩提树,历来被佛门尊为智慧树、觉悟树,跟‘佛陀’的尊号一样,早在多少年前就已经名扬天下,却在上古年间就已绝种,只有许多古老的典籍里有记载!

    每个庙门派系,不管供奉的是那一尊佛,都有佛陀在菩提树下证道参禅、成佛作祖的典故。各中细节,却又不尽相同,后人也无法查清最早的出处,菩提神树的名头却越传越广,伴佛流传至今。

    菩提寺中,如果拥有一截神树的根茎,对于考证古史,或许会有莫大帮助。

    三人一边前行一边讲述,两个和尚你一句我一句,弄得柳书竹咋舌不止。

    “佛门历代罗汉中,四祖便出自菩提一脉,他老人家曾施展大法力,想要将菩提根雕成一根手杖,篆刻上佛经大法,更显其威力。可惜,前后费时百多年,菩提根却连皮都未破,四祖坐化前曾直言,神根中所藏纳的宝义,博大精深,他倾尽毕生,竟也悟不透。”

    佛子有心非明镜,菩提花开不参禅。

    以金身罗汉之能,大彻大悟,能渴饮大江,令鱼蟹浮白,却参不透一截烂树根!

    说出来,骇然之余,不免让人觉得有些哭笑不得。

    “后来,菩提寺里的僧众只好将此根埋在庙后。当日便发出一株嫩芽,但却耗尽了万载的岁月,始成材!”

    “依据记载中所述,真正的菩提神树若要长成,万年春秋生一叶,十万寒暑成一果,至少需要百万年的光阴。”

    “菩提寺中那株由烂根所化的菩提树,与典籍中记载的菩提神树相比,树种怕是已不纯了。”

    巨城中的某个方向,每隔一会儿,上空便会幻化出一株参天树影。

    枝叶繁茂,气根低垂,被风吹拂后,树影随起随散,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变幻个不停。

    那里,当是须弥菩提寺的庙门所在。

    看那树影的形状,柳书竹身子忽然微微一震,又想到了那片诸佛殿堂。

    他还依稀记得,此树的影子从外形上观来,与那幻境中的某些高大植物何其相似!?

    只不过,幻境中的古木林影,树身皆高逾千丈万丈,繁茂无极,恐怕不是菩提寺里的那棵万年古树能比!

    遗失的诸佛乐土,菩提神树满山坡。

    他将此事道出后,延济和尚沉吟不语,小和尚则一拍脑袋,幡然醒悟:“俺怎么就给忘了。像,简直太像了!”

    ……

    十世庙有人头碗,菩提寺有菩提根,说起大明王寺的镇庙之宝,两人同时指向城中一处尖塔建筑,让柳书竹自己用肉眼看。

    古塔尖尖,似乎有些倾斜,最顶端的位置,有一点清光闪烁不定,并不耀目,却总让人看不真切。

    盯了片刻,柳书竹才咋呼道:“那……那不会是一颗舍利吧?”

    “嘿嘿。”小和尚道,“就是一颗舍利!”

    大明王寺,拥有一颗菩萨舍利,原本属于上古年间的一位菩萨,菩萨法号‘静兰’。

    静兰舍利。

    在那个恢弘的大时代,静兰菩萨的法力并不出众,不广为人知,更无法与贯穿古史的四大菩萨比肩,但他毕竟是一位修行有成的上古神僧!

    舍利只有米珠大小,却是三样至宝中最完整的一件。

    所以,其威能也是最强!

    “别小看它只有米粒般大小,一旦被众神僧合力催动,其光芒能与大日齐光,与皓月争华,到了晚上你就知道了!”

    米粒之光,敢与日月争辉,的确合衬上古菩萨的风采。

    ……脑中的血舍利,足有指肚那么大,若是全力施展出来,能展现出什么样的威力,就根本没法猜了!

    距离巨城越近,心中的波澜便越强盛,好似翻江倒海。

    十几条悬空石路,宽达数千丈,如神龙初醒,作势欲飞,从周围的地面一直蜿蜒到高空,从远处望去,路面上有许多黑斑,颜色深浅不一,好像龙鳞,却是往来的人影太过密集所致!

    巨城并不禁空,那些石路都是为了凡人所建,天上同样车驾高飞,武者如蚁。

    一路繁华,如过眼云烟,且略过不提。

    三人向那尖塔飞去,途中经过几个广场,面积惊人,像是一块块浩淼的平原,中央皆立有一尊佛像,正是不动明王佛。

    香火升腾为云,钟鼎齐世长鸣!

    等三人落到明王寺前时,见到的景象则有些出乎柳书竹的意料。

    巨城如此,本以为明王寺的规模也应该恢弘无比、难以想象,最起码要比大城的青山一柱要出彩才是。

    可寺庙占地虽广,但一应建筑并不奢华,跟满城的繁荣作比较,反而显得太过寒酸了,与它在西漠所处的地位也极不相衬。

    西漠僧众到底有多少,说白了有的是,闭上眼睛往人堆里扔几块石头,准能砸中一秃子!

    但是,只有修持最卓绝的高僧,才有资格进入三大庙修行。

    到了此处,无人敢肆意喧嚣,虽没有任何强者气息流露,但庙里不知有多少逆天的神僧坐镇。空气中充斥着佛家的威严,无形而无上。

    上香敬佛之人,大都在专门建立的广场止步,不敢僭越。庙门内外,平日里倒也十分清静。

    今日则不同往日!

    庙门外,密密麻麻站满了人,一水儿的光头锃亮,晃得人睁不开眼。菩萨转世的消息早已经过秘法传音,一路飞回了寺里。

    一位身披亮丽袈裟、拄四孔锡杖的老僧人,同样有佛光罩顶,站在首位相迎!

    迄今为止,这是柳书竹见过的卖相最好的僧人,完全符合世人对得道高僧的认知。

    三人落下后,延济和尚上前拘礼,道:“方丈大师兄。”

    小和尚两眼贼兮兮的转来转去,不知在想什么,也竖单掌道:“延德方丈。”

    延德方丈,是大明王寺现任方丈,寺里的诸多事宜一般都由他来打理,与延济同是‘延’字辈儿,而且在这一辈中,以他为长。

    延德方丈身后,还立有十几位老僧,他们的面目生的不同,表情却如出一辙,眼中无芥子,尽是古井无波。脑后,淡淡的霞光交相辉映,佛光罩脑顶,光度的深浅便是身份最好的证明!

    这些人相必都是庙里的长老,地位都不会低。

    “如真!”延参方丈突然断喝一声,怒道:“你不跑了?”

    如真小和尚不买账,嘿然笑道:“方丈说的哪里话,俺这叫游历,游历懂不懂,早晚有一天都是要回来的!”他一发笑,很多年轻弟子脸上的神情都变得很不自然。

    有忌惮,也有不喜,绝对称不上友善。

    柳书竹在大山中为害一方、整蛊悍匪时,他们脸上多半就是这种表情。

    看来这小贼秃还真不是好鸟啊!

    “初来乍到,小爷可千万别被这货给坑了。”

    随后,人们的注意力便转移到了柳书竹身上。

    那些高僧的眼神,让他浑身藏不住半点秘密。好在他也已经习惯了,你们爱怎么看怎么看。

    “晚辈柳书竹,见过延德大师,见过各位神僧。”

    延德方丈并非真怒,在如真小和尚的脑顶轻轻打了一下,看向柳书竹的眼神则大亮,骤然间笑的像朵花,看样子恨不得上来亲他两口。

    “佛门之大幸。”叹了一句,便合十道,“菩萨请。”

    众僧相继让路,轰然道:“菩萨请!”

    场面隆重的程度让人有些心虚。

    “方丈大师客气了。”柳书竹忙合手还礼,“菩萨已泯于上古,往昔往矣,今世只有俗人小子,晚辈当不起。”

    延德与延济对视一眼,鬼知道他们两个传音说了些什么,总觉得方丈的目光不怀好意。

    延德方丈不做评价,却更加正式的躬身一礼,弯腰九十度,又道:“菩萨请。”

    这一回,却是所有僧人都与他一般动作,连小和尚都躬身不起,满脸坏笑,让柳书竹恨不得踢他两脚。

    这么多的高僧持此厚礼,只能让他心惊肉跳!

    最终还是执拗不过,忐忑地迈进了庙门。

    门旁,一个小沙弥写得一笔好字,专门设了一方案台,手抄经文,大概是记录了几人间的对话,作为传世典籍封存。

    走过去时,柳书竹迅速扫了几眼,见上面最后几句写道:

    大愿菩萨转世之体,隆归大明寺,是日,有三千子弟,内外恭迎。

    佛门。

    兴。

    ——完了,进贼窝了。